天天亮点!10月全球动力电池:日韩的獠牙,露出来了

尽管就大环境而言,上游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,边缘政治、疫情等负面buff也在时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,但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持续上升,正一步步助推着动力电池市场的愈加繁荣。


(资料图)

日前,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最新数据,10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8GWh,同比增长73.6%,已经是连续28个月保持稳定增长。在这其中,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,不可能一成不变,于是铆足了劲的日韩电池厂商们,再次开启了新一轮的“反攻”。

显而易见,宁德时代凭借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,依旧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,甚至在市场份额中,占到了37.6%。换句话说,全球每3款电动汽车的生产中,就有一台配置了宁德时代的电池。

而比亚迪则拥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,其10月份的销量,再次突破20万辆,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占率超过30%。值得一提的是,比亚迪DMI车型与纯电车型的销量持平,其动力电池的需求量,以及陆续转为正常化的外供订单,将会助推比亚迪第二的位置,更加稳固。

两座大山压在头上,无论是欧美市场当局,还是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本身,都迫切地想要寻求破局之道。所以就有了美《降低通胀法案》的霸道,以及日韩电池厂商们布局欧美市场、积极扩充产能的热衷。

宁德时代“攻入”日韩腹地

据外媒消息,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,已在11月初前往韩国,与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会面。而本次达成的结果是,现代汽车最早将从2024年起,把宁德时代CTP技术应用于新型电动汽车,预计从起亚Ray等电动汽车开始搭载。

此外,有知情人士透露,现代汽车还计划从宁德时代进口更多的电池,用于在韩国本土销售的车型上,而且是镍基电池。

其实,现代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并不意外。早在去年的时候,宁德时代就与现代摩比斯签署了合作协议。根据协议内容,宁德时代将授权摩比斯使用CTP技术,并支持摩比斯在韩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CTP相关电池产品供应。

而今,各种坊间消息交织,最后指向了现代与宁德时代的更进一步合作。这对于宁德时代的海外布局来讲,无疑是一大里程碑事件;但对于LG新能源、SK On、三星SDI来说,却是如同打脸一般的效果。

从最新的装机量来看,10月份的宁德时代,尽管环比下降了9%,但与LG新能源环比下滑38.6%的成绩相比,还是稳坐钓鱼台。更何况,除了攻入韩国腹地之外,日本市场同样也在宁德时代的攻击范围。

按道理说,多重市场考验之后留下的松下,势必会成为日本本土市场中,扛鼎一般的存在。但无孔不入的宁德时代,却凭借着规模优势、价格优势,一点点打开了日本市场。

大发工业株式会社(下称:大发)是日本小型车领域的领导者,同样也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汽车生产商之一。日前,宁德时代官宣与大发的合作,预示着双方将在电池供应、电池技术方面战略联合,包括CTP技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的落地应用。

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无论宁德时代用什么样的方法敲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,这种席卷而来的压力,首当其冲的便是松下。而在10月份的装车量排名中,松下虽然没有掉队排在了第4名的位置,但环比下滑14.3%的态势,无疑是为其敲响了警钟。

前有猛虎,后有饿狼,对于日韩电池厂商来说,中创新航、国轩高科、欣旺达、亿纬锂能等二线国内动力电池企业,也不是吃醋的。以中创新航为例,作为敢与宁德时代打官司的“硬茬”,已经在装车量方面近乎追平三星SDI。

根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,中创新航仅以0.3 GWh的劣势,落后于三星SDI。而且无论是同比增幅,还是环比增加,中创新航都要比三星SDI的表现好。此外,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在增长潜力方面,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,普遍要比日韩企业要强,哪怕是排在最后的亿纬锂能。

日韩焦虑,“撒钱”求生

“狼来了!”

站在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角度,狼早就来了。连续五年登顶动力电池企业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,足以称得上是梦魇一样的存在。而四大日韩企业中,LG新能源或许是最有机会超脱的那个,只不过如今的情况看来,其在IPO时所放出的豪言,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。

LG新能源上市前夕,其首席执行官Kwon Young-soo公开宣称:考虑到目前收到了更多的电池订单,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宁德时代,成为全球第一。并表示,LG新能源的客户群体更广泛,而宁德时代仅在中国运营工厂。

毫无疑问,在豪强并立的中国市场,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很难掀起大的风浪。而LG新能源所选择的发展策略,积极布局欧美市场、让长板更长,也就进一步成为一种可行性方案。

心动不如行动,据外媒消息,现代和LG新能源正在考虑于美国建立两座合资电池工厂,位置在乔治亚州现代汽车的新电动汽车工厂附近。据悉,每个工厂的年产能约为35GWh,可以为大约10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。

按照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的要求,从明年开始,电动汽车厂商至少40%的电池关键矿物,需要来自美国或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,不然就不能获得美国的税收抵免。而且到2027年,这一比例将升至80% 。

趁此“东风”,日韩动力电池厂商,当然要在中国企业之前。争夺先机。自建工厂也好,与车企合资也罢,反正就是要把赌注,压在明面上。

而且也是在不久前,通用和LG新能源的电池合资企业Ultium Cells表示,将再次追加投资2.75亿美元,扩建田纳西州电动汽车电池厂,目标是将产量提高超40%。

松下则是从11月开始,在美国堪萨斯州建造了一座新电池工厂,并计划于2025年3月之前大规模量产。据了解,该工厂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,同时也是松下为了应对《降低通胀法案》的重要举措。

文章的最后,再回归到开始的原点,通过10月份全球动力电池的装车量数据,不难看出,中国与日韩电池厂商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。在这其中,中国6家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约为64.1%,而日韩4家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则是27.9%,甚至比不过宁德时代一家。

狭路相逢勇者胜,日韩电池厂商必然不甘心坐以待毙。而且有《降低通胀法案》作为支持,再加上政治因素的原因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力有未逮之时,日韩企业选择积极拥抱确定性更大的欧美市场,颇有一番“赌性坚强”的意味。

但不得不思考的一点在于,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獠牙虽说“呲”了出来,可是重投入、重资产,而且又是在美国下重注,真的不怕后续问题的产生?

亦或者说,日韩动力电池厂商已经笃定了“技术换市场”?

关键词: 电动汽车 现代汽车 动力电池 钠离子电池